1.汕头地质条件包括哪些
2.远去的诗人,永恒的歌 ——追忆诗人吾同树
3.客家生活最重要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4.彭于晏的简历
5.阴那山和灵光寺门票是多少钱
6.客家人为什么要戴那种奇怪的黑帽子?
汕头地质条件包括哪些
问题一:汕头的特点是什么 朋友你好....
不知道你所要的特点是什么呢...
先从地理人文上说吧,共有四个特点: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1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积0.16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而著称于世。
附加一点资料给你参考:
地理位置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全境位于东经116°14′40〃至117°19′35〃和北纬23°02′33〃至23°38′50〃之间,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
地形地貌 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全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市)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全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全市有大小岛屿40个,其中南澳23个、潮阳1个、汕头12个、澄海2个、牛田洋2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地质 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相对比......>>
问题二:广东省地质单位有哪些 广东省主要地质专业单位(广东省地质学会理事单位)一览表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1号
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
邮编:512026
韶关市新华南路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邮编:516008
惠州市古塘坳鹅岭南路10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3地质大队
邮编:524018
湛江市椹川大道南2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4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北江路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5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工饥西芙蓉二路嘉兴楼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6地质大队
邮编:526020
肇庆市端州梅庵路9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地质大队
邮编:515021
汕头市护堤路3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2地质大队
邮编:514089
梅州市环市路地质大厦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3地质大队
邮编:516300
惠东县平山镇广汕路107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6地质大队
邮编:529000
江门市河南中沙4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7地质大队
邮编:524033
湛江市椹川大道北88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
邮编:519000
珠海市香洲区梅华东路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秀全大道59号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邮编:518023
深圳市宝港路7号
深圳市地质勘查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建集团
邮编:528000
佛山市卫国路43号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510
广州市广花路石柱岭大街34号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探矿机械厂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厅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厅
邮编:510030
广州市豪贤路193号
广州市国土和房屋管理局
邮编:517000
河源安路73号
河源市国土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440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嘉禾园坛岭路200号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东圃
广东省食品药品学校
邮编:524057
湛江市坡头区22号信箱
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1404号
广州泰峰地质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邮编:510630
广州市天河北路鸿翔大厦B座2505室
广州云金地数码科技公司
邮编:510060
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东)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075
广州市环市......>>
问题三:广东汕头港口 汕头港具有维多利亚港第二的美称.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与强风向均为东北东向,全年大于6级风的出现频率不到10%。汕头地区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有3~4次台风正面袭击或影响本区。有史记录的强风最大风速达52.1米/秒。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对本港也有较大影响,最大增水达3.02米。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672.2毫米,每年5~8月为雨季。
雾况:1~4月为雾季。年平均雾日为22天,连续碍航雾天数不超过2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21.3℃,历年最高为37.9℃,历年最低为0.4℃。
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最 *** 位4.米(受风暴潮增水影响),最低潮位-0.3米,平均潮差1.03米。
潮流:属弱潮河口海湾,湾内潮流受地形制约,为东西向往复流,涨潮流流速鹿屿水道为1.3米/秒,落潮流流速鹿屿水道为1.54~2.06米/秒。
波浪:汕头湾口有妈屿、鹿屿等岛为天然屏障,加上“八五”期间建成的导流防沙堤,外海波浪对内港影响甚小。港内波浪主要是东北及东向大风产生的,在5~6级风时,深水处会出现白浪,波高可超过1米,但传至岸边及码头附近,波浪以衰减。港内吹南、西南、西风时,即使有6级风,波浪也不高,对装卸作业影响不大。
助航信息
航道:航道分为港外航道和港内航道。港外航道长9400米,宽200~500米,航道水深4.7~7.0米;港内航道长9150米,宽350~500米,航道水深5~8米。
港口设有灯塔3座:
表角灯塔为单闪白光,周期5秒,灯光射程18海里;
德州岛(鹿屿)灯塔为红白互光,灯光射程白光10海里;
石碑山灯塔为旋转(2)白光,灯光射程22海里。
赤屿灯桩(23°16′56″N/116°47′18″E)联闪(2)白光,周期6秒,灯光射程5海里。
汕头港区设有3对导标,三百门进港航道正建设2对导标。港区内设有灯浮以保障航行安全。
锚地:引航锚地位于赤屿东北,水深6.5米,底质为泥沙,锚地面积314.2万平方米;港内有检疫、待泊、避风锚地,水深6.0米左右,底质为泥沙,锚地面积117.9万平方米。
港口基本情况
汕头港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综合通过能力2621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8万标箱。近年来,汕头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海运业,目前与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与香港、泰国、日本等地有集装箱定期货运班轮。2006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到2012.5万吨,增长15.9%。汕头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建港条件,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门户,现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根据近日颁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汕头港是我国沿海港口5个港口群体中主要港口之一。
目前,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至2005年底,全市港口500吨级级以上生产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通过能力达到2518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8万标箱。
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2006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5万吨,同比增长16.1%;集装箱完成44.3万标箱,同比增长20.4%。2006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比2005年10.1%的增长幅度提高6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6.2%的平均增长幅度提高9.9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2.2%,其中集装箱的增幅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5%。
港口特......>>
问题四:汕头人为什么这么差 汕头人是很好的。特别是汕头的女人。无论你在百度怎么查都是一样。你说的差。可能是个别人吧。因为年代的问题。汕头人被骗了好多次。。越骗越精。你所说的不是差。是精。比你精,你就说人家差吧。 汕头城市也不差,真的。只是没有发展起来。轮地理优势。海洋。地质。人口特点在全国都是很好的。只是因为十年间的不觉已落到全国的后面。因为那几年是全国高速发展的黄金时间。汕头却在原地踏步。但是在07年以后。汕头的发展速度实在全国的前列。。若干时日还是会恢复当年恩格斯说的。汕头是远东最具意义的港口。。
问题五:从汕头汽车总站应该如何去饶平青岚地质公园 将近100公里呢,没有直达公车和客车,只能自驾或打的。也可以先坐车到饶平县,再在饶平县租车比较近!
问题六:大家帮帮忙啊!汕头最近几十年的植被变化情况.急!!! 65分 汕头地区地处广东省的东部,地理位置座标为东经115°05′26〃至117°19′35〃、北纬22°53′18〃至24°14′10〃之间,北回归线横过本区的中部;东西长161公里,南北宽148.3,东北与福建省漳州市的诏安、平和县接攘,西北同本省梅县地区的丰顺、大埔县为邻,西部接梅县地区的五华县、惠阳地区的陆丰县,东南濒临南海。汕头地区海岸线曲折绵长,有着许多天然良好的港湾。海岸线陆岸部分,东起饶平县大埕湾的上东乡,西止惠来县岐石区的华清村,长265.6公里,加上岛岸线部分123.7公里,全长389.3公里。沿岸海域分布有大小岛74个群岛,其中最大的海南澳岛,而积约103平方公里。
全区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1552万亩),其中山地占50.4%,平原占35.5%,沿海沙陇、海蚀崖等占14.1%;境域内设有六个市辖区和一个经济特区,以及潮州市、潮阳县、普宁县、惠来县、揭阳县、揭西县、澄海县、饶平县、南澳县等九个县(市),全区总人口,1986年达930.69万人,人口平均密度895人/平方公里,为全国人口密度的8倍、世界人口密度的27倍,人口高的县是澄海,每平方公里达1672人。
本区北倚西岩山、凤凰山、大北山,南临南海,地势为西北高而东南低。境内大部分是丘陵、台地。东部的榕江和练江水域大、河床较小,加上韩江三角洲,开成潮汕平原。由陆到海的地貌类型依次是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沙滩。
本区地处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冬季,出现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天气比较寒冷干燥;夏季,受热带洋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洋面的西南季风控制,偏北风少、雨水多、气温也较高。由于本区的背部有莲花山脉这一天然屏障,前面又濒临着浩瀚的南海,海洋气流的调节影响比大陆性气流大;因此终年的气候还是比较温和湿润,冬暖有阵寒,夏热无酷暑,常年的平均气温21~22℃,最高气温36~40℃,最低气温是-3.0~3.0℃。一年中以7月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7.5~28.5℃;以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为12.5~14.5℃。常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800~2300小时,总的情况是沿海地区多,内陆偏少。全区的常年平均降雨量1300~2200毫米,降雨特点是春夏多锋面雨,夏秋多台风雨。 一年中的3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于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雨量最多,约1100~19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
本区的地质,岩层出露以燕山期的花岗岩分布最广,次为第四纪冲积层,部分为中生界的砂页岩。花岗岩多分布在东、西、北边的山地和丘陵,另外,北部一些地区还有砂页岩;中部和沿海平原地带以冲积层为主。全区的土壤面积有1178.63万亩,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中以赤红壤为主,约有650万亩,其次为黄壤、红壤、冲积土、水稻土、盐渍土等。由于地处高温多雨的南亚热带沿地区,土壤受雨水淋浴多,土壤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减失程度较高,土壤普遍呈酸性。
本区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区,自然植被以次生类型为主。
一、药用植物种类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集标本,经鉴定,汕头地区药用植物共228科,903属,1599种,73变种,5亚种,1变型。(表1.)
据测算,全区野生中药材蕴藏量在700万公斤左右,其中岗梅、狗脊、贯众、淡竹叶、络石藤等十二个品种,每种蕴藏量在10万公斤以上。一些野生品种全市都有分布,而且蕴藏量也较多,如岗梅、海、金樱子、山芝麻、山白芷、山鸡血藤、狗脊、贯众、葫芦茶、五指......>>
远去的诗人,永恒的歌 ——追忆诗人吾同树
吾同树(19—2008),原名曾桓开,生于广东梅县,客家人。1995年开始诗歌创作。2001年入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先后在《诗刊》《星星》《北京文学》《诗选刊》《歌曲》《扬子江》《中国校园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诗文400多篇(首)。曾获《人民文学》《天涯》《飞天》《诗潮》等刊征文奖十余次。入选《2003年大学生最佳诗歌》《敦煌2004年卷》等十余个选本。被《诗刊》评为“2007年度中国20位最具活力青年诗人”。身后出版有《吾同树》诗选……
说起来,我与诗人曾经有一段缘。这段缘始于2001年9月。当时诗人刚入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学习,我刚好在此任教现代文学课,且兼任诗人所在班的班主任,课内课外与诗人的联系就较其他人多一些。我与诗人的直接交往时间虽然不长,但或许因为诗的缘故,我们的友谊却没有中辍,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他的遽然辞世止。
追溯起来,我与诗人的交往,大约算得上始于师生,终于朋友;起于职业,讫于友谊。2008年8月1日,诗人的突然离去,让我深深体会了生命的脆弱而造成的难以言说的痛楚,禁不住为一个已经显示卓越才华的年轻诗人的夭折而扼腕。
尽管我对诗歌创作可能并不在行,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却经常被诗人洋溢于诗行的卓越才华所打动,并因此成为诗人作品的忠实读者。也可以说,正是诗人的诗作征服了我。
一
我与诗人的第一面是在2001年9月,开学后正式上课的第一个早晨。当时我挟着讲义走在通往教室的路上,桓开与我路遇,略显拘谨地主动与我打招呼,我方知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诗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体瘦小但不乏灵巧,面颊泛着南国骄阳曝晒后特有的黝黑,双眸透出精神,也许偶尔还闪烁着些许忧郁,脸上挂着大多广东孩子带有的真诚朴实神态。
同行的过程中随口问他,平常都读过哪些刊物,桓开不思索地列举了包括《人民文学》《诗刊》在内的几种文学杂志。问其印象,他似乎有些冲动地脱口而出:“老师,许多作品还不如我写得好!”我内心咯噔一下。询其创作,他似乎又显得有些冲动:“几乎每天写一首诗”。我心里再次咯噔一下,不禁暗暗对眼前这个年青人所表现出的咄咄锐气感到称奇。
也许是感到自己说得有些冲动,或者担心我的误解,大约两天后,桓开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来到我的寓所,请我过目他过往所写的文字。从这时开始,桓开的诗歌创作开始进入我的视野,给我带来一阵阵赏心悦目的审美冲击。老实说,桓开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我相信,稍微具备一点文学鉴赏力的人,阅读了桓开的文字,立刻就会感受到什么叫文学才华。几乎就在阅读这个笔记本的同时,桓开的文学笔触所展现的惊人才华就俘获了我。我毫不怀疑地认为,我遇到了一个诗歌天才。
实际上,因为个人专业的背景,在我眼中滑过的诗人诗作不在少数,而且因为职业的行为,我也免不了要通过评价诗人诗作——尤其是现当代的诗人诗作——而讨生活。但除了少数诗人的作品为诗歌留下了光荣的印记,大多数诗人诗作如过眼云烟,甚至带给我们的是对诗歌审美意识的磨损。质言之,诗人众多,但诗才可能并不多,而桓开无疑属于具有突出诗歌禀赋的人之一。从阅读桓开诗作的那一刻起,我有一种从沉沦于职业的麻木的诗歌经验中被唤醒的兴奋感和解放感。
如果一定要追问桓开诗歌的才华禀赋,我认为,在桓开诗作表面漫不经心的诗行里有一种对诗歌形式感的直觉把握,他的诗歌有一种整体的旋律感,渗透文字的艺术世界具有很高的想象成分,他的诗歌对文字的驾驭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训练而获得,毋宁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与灵感的瞬间释放,他对文字非常敏感,而且对之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在我看来,桓开的创作总是走在想象与现实的结合部,文字与精神的交汇处。
遭遇桓开的诗歌对我是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我有一种既被震撼又深受鼓舞的兴奋。不用说,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了这个年轻学子的诗作具有的不同凡响的艺术价值和蕴藏其中的超时间能量。说实话,我为这个发现而倍感振奋。于是从其中精心挑选了十五首诗歌,输入自己的电脑,作为永久的珍藏。
桓开的这些精美的诗歌陪伴了我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我已经来到宁波,电脑意外发生故障,这些诗歌令人惆怅地在我的珍藏中消失了,直到今天仍然无法弥补。在我的记忆中,诗人身后出版的《吾同树》诗选中,只有《第一笔稿费》是在我第一次阅读的桓开的诗歌篇目中,但按诗选后的时间标注,该诗写于2004年11月23日,我想这很可能是该诗经修改发表于某刊物的时间,而非首创的时间。
与诗人曾桓开的相逢,品读他的那些美好的诗歌,后来成为我对珠海学院的最美好记忆之一。甚至因此,我感到了自己短暂的南国之行具有了别一番意义。
二
2002年5月,我移居宁波,和桓开的联系也从直接转为间接。但因为诗歌的关系——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我们之间结下的友谊没有因为时空的转移而终止。闲暇之时,我会有意无意地留心一下关于桓开的零星消息。其实这样做并不是缘于教师这个职业,尽管身为教师,但我似乎一直缺乏职业的神圣感,但我确实发现,当一个人自己不再年轻时,目睹一个年轻人如雨后春禾般地拔节成长,无论如何都是一桩令人兴奋的事。后来,时任宁波大学校长严陆光院士在一次会议上提到,他曾经就高等教育向他的父亲——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请益,这位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老教育家语重心长地说: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发现人才。想到与桓开的交往,我油然有感。其实我对桓开诗歌创作的成长并无多少贡献,但作为一个教师和读者,当我发现并确认他的诗歌才华时,我想我对得起自己的职责了。当然,如果这种发现和确认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所激励那就再好不过了。
求学时的桓开,精力过人,文学交往非常频繁,创作也异常勤奋,这是让人称羡的——年轻就是好啊!如果说诗歌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文学体裁,那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诗歌在本质上是抒情的,当然青春与诗歌同在。
离开广东以后,桓开每年初都会把上一年的诗歌新作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浏览,每一次我都非常愉快地分享了他的新作。这种愉悦是难以言表的,它不仅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且让我直接感受到了一个年轻人成长的旺盛脉搏。
大约是在2004年春节前夕,诗人将他前一年创作的诗歌的电子文本发给我。阅后,我对诗人在课余时间仍然保持勤奋的创作状态,感到由衷地赞佩。我去邮局给诗人汇去两百元钱,在留言处写道:“谨表示一个读者对作者的真诚敬意!”我说的是真心话。
历时地梳理桓开以后几年的诗歌,创作风格与题材的变化痕迹是明显的。清纯精致的个人化抒情似乎少了一些,乐观轻快的格调也降低了不少,中明显蕴含着愤世的尖锐倾向,但文字更加洒脱大气。个别篇章还使人明显感到了某种深刻的虚无主义情调——好像是《哲学课》,——原文我手头已找不到了,但那单纯、谐谑而深蕴惘然的意象却永远镌刻在我脑海里了。尤其是他辞世前两年的诗歌创作更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将视野到了家乡的生命背景中,营构了一种诗歌与生命同在的大境界,他似乎有意识地要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自己创造的宏大作品。虽然他还非常年轻,但似乎已经在进行探寻精神的回故乡之路。
毕业之后,桓开的职场生涯似乎比较顺利,这时了解桓开的信息已经非常方便,因为他在新浪网开了一个博客。他的博客更新的频率非常快,笔头依然洒脱生动,下笔成文。我是他博客的常客,也经常从他的博文中有所收获,并且我还把桓开的博客推荐给我的研究生们浏览。此时桓开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都以其生机勃勃使人深受感染,我也希望我的研究生们从中汲取一个同龄人应有的生活热情。
从桓开身上,我突然产生一个联想,感到不论是外形还是气质,他都与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粤籍作家丘东平非常相似,如火,疾恶如仇,诚实清高而富有正义感,但有时也不免偏激。说起来,两人的故乡也相去不远,一个在梅州,一个在海丰。两人都才华过人,对文学都很虔诚,入世的意志也非常强烈,并且都在强烈的入世行动受挫中而自决。从个人行为上讲,都表现得非常刚烈。
丘东平,生于1910年,殁于1941年;曾桓开,生于19年,殁于2008年。一个31岁,一个29岁……
三
凡是桓开的朋友,都会为诗人的遽然逝去而感伤。时至今日,关于“诗人之死”的话题其实已与诗人无关,因为他已经走在了天国的路上。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也将随着时日的推移,无可避免地陆续踏上死亡之旅。然而因为血缘亲情的原因,抑或因为诗歌的原因,诗人之死竟然成为萦绕生者心头挥之不去的伤痛。
2008年8月3日,在东莞参加完桓开的追悼会后,关于桓开生前的点点滴滴不断盘桓在我的脑海,很想写一点什么,但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于是这个想法也就随着俗人俗世生活的繁忙而渐渐淡出脑海。09年珠海的容浩兄告知,将于5月16日在珠海学院举行一个桓开诗歌的朗诵与研讨会,诚邀我为桓开写点文字。于师于友,我都无法推托。这个活动对诗人和珠海学院的学生们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诗人的主观死亡不能遮掩诗人伟大诗歌的现世价值。然而真要写点什么,我却深感踌躇,因为我知道我无法写出有力量的文字。容浩兄回复,只要情真即可。
既然如此,我不得不又一次发掘着久已微漠的记忆,蓦然间竟然发现,诗人生前实际上不止一次与死亡邂逅,据桓开自己讲,早在上大学之前他就曾经有过一次严重的轻生经历,原因不得其详,只知后来是在他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才帮他度过了那次生命危机。但后来的一次活动却使我在某种意义上亲自领略了发生于桓开身上的这一生命症候——
好像是2002年3月26日,——那是诗人海子的忌日,桓开吃力地捧着一箱矿泉水,邀请我和王香平教授、珠海的两位音乐人以及班里的十余位同学,到珠海海滨公园为海子举行了一个纯属民间自发的追思活动。我内心很是愕然,老实说还夹杂了一些世俗的念头。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我是知道的。从那以后众多的关于“诗人之死”的文章,我也是耳闻的。但海子之死是否成就了他诗歌的伟大,我却是持有保留意见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桓开对诗歌的虔诚却让我无法拒绝他的恳求。
但现在猜想,吾同树在发起这次纪念海子的行为中,除了诗的因素,是否也包含着“诗人之死”的因素呢?我想也是应该有的。
记得那一天阴雨连绵,冷风阵阵,空气阴冷,即使在珠海也算得上是一年少见的坏天气。在空旷凄凉的海滨公园的一个亭子里,大家围坐一圈,气氛稍显压抑肃穆。桓开说了一个开场白,然后我顺着时髦的“诗人之死”的观点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即兴发言,凭着语言的惯性,我自己也好像被自己的言说感动了。然后众人都很投入地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我相信这个对当事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触动。实际上文化活动的人为性是显而易见的,价值认同对人的影响却由此产生。文化的本质大概就体现在精神对生命肉体的能动塑造过程中。
2007年10月4日,云南诗人、家余地自杀,桓开专门为此写了一篇充满同情与怜悯的诗歌《中心》。现在想来,余地的行为无疑在桓开的精神世界投下了一道浓重的阴影,因为在《中心》里,桓开把余地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请看这样的诗行:“1998年,我曾走在自杀的路上/因为压力和对未来的无望/母亲和一个远房的亲戚救了我/我‘活’了下来,却一直走在‘死亡’的归途/和那些爱我的人一起,和那些爱我的人一起/死,只有先后顺序区别/但一路上,有‘爱’,使得痛苦的旅程/充满了快乐、感激和幸福的眼泪。”
2008年8月1日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在我看来,桓开最后留下的那首悲观——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达观——的《消失》,几乎就是对《中心》主题的践约:
一只鸟,在层云上飞
那疲倦的身躯、迷茫的眼神
只能被云朵的灰色遮蔽
或许云有多么脆弱,然而
他无法穿透,他的力气已将用完
内心的虚弱,更能感觉天空的缥缈
努力地扇动翅膀,依旧没能绕过
雷电潜伏在云的周围
他爱的人都在下边
大地上熙熙攘攘地过往
他们无法飞起,沉溺其中——
幸福和苦痛,在尘嚣中难分彼此
雨下了,寒凉的雨丝
没有零落的羽毛
再无孤独的影子
之后,天空像新鲜的蓝床单
而大地,继续像垃圾场
物质坚持物质的腐烂
梦在无形地蒸发,一切在缓慢地
消失,于相近或遥远的未来。
生或死?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对人类来说是永恒的问题。也许透过生死,我们隐约窥测到的是生命的未解之谜,然而我们却永远也无法解开这个谜底。
……
诗人已逝,终究无可挽回。但值得庆幸的是,诗人留下的诗歌却超越了死亡的羁绊。我深信,诗人留下的那些充满才华、扣人心扉的诗歌,是没有也不会随着诗人生命肉体的陨灭而消亡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仍然将以精神的方式播布时空,捕获她的知音,进而绵延诗人的生命。这是诗人优越于常人和俗人的地方,也是诗歌显示其高贵价值的本质标志。
2009年5月10日深夜
客家生活最重要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客家生活风俗 一、衣着 穿衣 龙岗客家人秉承本民系祖宗“朴拙成风,巧饰不习”的遗风,①其服饰特点侧重于平实朴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衣服的布料主要是自织自染(部分农家则由自家种植苎麻缫出麻丝,再请人织成布)的月布、粗洒、线斜、茜鸡乌等,此外还有机织布红口长青和由外洋买回的乌口长青、绸布等。粗洒布通常作蚊帐,线斜作被单,月布、茜鸡乌为通用粗布,长青为优质布,绸布是有钱人士的奢侈品。衣料颜色多为黑色、青色、暗红色等。最普遍的服式为唐装便服。男装上衣开襟,七纽四袋(有的还加内袋)或五纽二袋。女装上衣为右边开纽大襟,外面无袋,只在内小襟缝制一袋。男女装的裤大体相同,接驳的阔裤头,宽裤脚,用带子束缚。少数新进人士、圩镇居民、教师、学生、公务人员穿劳动装、中山装。少数女士、女学生穿裙装。建国后,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服饰变化较快。衬衫、青年装、中山装、列宁装、裙装在圩镇很快普及,布料多为国产机织棉布,以斜布、十字布为主,间有卡叽、呢绒。但上了年纪的农民变化不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期间,男女盛行军干装,式样类似军队干部衣装,或蓝或灰或绿,颜色单调。8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龙岗地区得中外文化交流之先,得香港服饰文化的资讯之先,迅速接纳西装、裙装、牛仔服、T恤等世界性主流服式。至今,龙岗客家地区衣着已与世界服装潮流融汇,但龙岗女性还不太选择特露的衣装。 装饰 男性装饰较少,早年冬季偶戴布帽、毡帽,系围巾(俗称颈巾)。女子装饰较多,头帕、围裙和凉帽独具特色。 头帕俗称“包头”,由一块长12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的黑布、长青布做成,缀以系带。头帕以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未婚或已婚女性。戴包头有护发、挡日、防寒之用,且含避露遮羞的传统理念。特别是渔家女,包头伸出前额10多厘米,非正面不得观其“庐山真面目”。20世纪60后代以后,姑娘**逐渐以方形印花头巾代替包头,且只限于冬季天冷时才戴。包头只为中老年妇女偶用,逐渐式微。 围裙俗称“肚搭”、“围身”,是加在上衣胸前掩至腹部的服饰,主要功能是起工作服作用,避免或减轻因劳作、触物造成上衣的污染和磨损。肚搭用布为一般的黑布,但制工颇讲究,搭在脖子上的吊绳常由小银链充当,系在腰上的花带多是自家手工编织,末端缀以绒球或垂缨,束起来美观耐看。本是劳保用品却能让女性倍增婀娜风,故特受女子垂青,成年女性均人各数件,轮番穿着。 在龙岗地区,为遮雨戴帽,男女都戴竹笠,而为挡日,男子依故,女子则戴别具特色的凉帽了。凉帽的框由竹篾织成,为直径60厘米的圆形平面,中有同心圆小孔作套戴头顶用,周围用布圈连,整体成盖状。分蓝凉帽、乌凉帽两种,蓝凉帽用蓝色布,且圈布为全折式,乌凉帽用黑色布,为拢折式,两者均缀以美观雅致的系带。凉帽主要用于挡日,戴在头上很轻便,围边不断摆动生风,使面部凉快舒适,因此很受女子珍爱。凉帽竹篾上一般涂了桐油,故遇小雨也无妨。 建国前,居民中偶有佩带砣表来看时间的。60年代以前,手表仍属凤毛麟角,之后逐渐兴起成为时尚,主要品种是上海表,少见男女装之分。进入80年代以后,手表迅速普及,且款式多样,中档的男女装表极常见,青少年多戴电子表,情人有情侣表,商贾名士崇尚名牌表。 穿鞋 早年平民百姓劳动特别是远行或上山割草砍柴时多穿皮垫鞋,俗称“皮鞋”,也称草鞋。为一块长方形皮块,头有一小扣扣住第二个脚趾,中系一带绊住脚掌。皮垫鞋护脚功能一般,故有“依恃草鞋蚕(戳)跛脚”之嫌。圩镇居民穿布鞋,木屐为众人洗浴后穿用。建国后,以布鞋为主,间有塑料凉鞋、拖鞋,男装皮鞋为高档品。80年代以后,男女装皮鞋广泛普及,青年人爱穿高级球鞋,俗称波鞋,女性半高跟鞋很普遍。 首饰 早年囿于经济条件,男人极少戴戒指、项链之类。妇女头上梳发髻,得以簪挽之,如赴隆重场面,髻上好插各类钗饰。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均为妇女日常首饰,多数是银质制品,少数金质。中老年妇女还常戴玉镯。部分老妪戴刻有“长命富贵”的寿镯。小孩胸前挂一把银或铜的如意锁,上镌各种吉利言辞。建国后,妇女戴首饰逐渐减少,六、七十年代因“破四旧”而几乎绝迹。80年代以后,女人戴耳环、戒指、项链十分普遍,除钗饰较少见外,其余首饰女性尽占风光。男人也普遍戴金玉戒指和金项链。 发型 20世纪之初,男子从小蓄发梳辫。民国初期剪掉辫子,改剃光头。工具以剃刀为主,主要动作是把头发剃光,故至今仍有将理发俗称为“剃头”的。之后逐渐理成平顶或圆顶发型,再后来流行西式发型,称之“西装头”。女子从小梳辫,长大成婚后梳髻。建国后,男子以西式发型为主,间或小平头短发,西式发型常加发蜡。女子盛行扎双辫,剪齐眉发,用茶油揉抹头发,增加光泽和幽香,故童谣谑称:“龙岗阿妹梳靓头,一条毛仔半斤油。”80年代以后,迅速接纳港式发型屋的理发护发美发技术,青年男女喜欢烫发,女子尤有多种秀美奇丽的发型。90年代以后,部分女子又时兴男性化短发,青年中染发相当流行,多将本身黑发染成棕黄、褐红之类颜色。由于有定型发液、护发膏之类,人们的发型容易创意标新,通常都梳理得非常靓丽潇洒。 二、饮食 大米是龙岗地区居民的主要食粮,米品种主要有早造粳米,晚造粳米和糯米。杂粮以番薯为主,还有芋、玉米(俗称包粟)、小米(俗称狗尾仔)、高粱等。建国前,一日三餐以稀饭为主。建国以后逐渐转为两粥一饭(番薯饭)、一粥两饭(番薯饭)。80年代以后,作为正餐的午餐、晚餐吃米饭,早餐改为早点式,附近有圩街的则买面包、包子、河粉、豆浆之类,家庭中每以稀饭、汤炒粉面之类为早点。番薯、玉米变成搭配性素食,进入绿色保健食品之列。 龙岗客家一直以稻米为主食,以稻米为原料的两种最主要、最常见的熟食,是“饭”和“粥”。客家人对“饭”的概念,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释为“餐”,如“吃早饭、吃晚饭”,就是“吃早餐、吃晚餐”的意思;二是释为“干饭”,跟“粥”相对而言。这里的“饭”是指“干饭”。“粥”也有“薄粥”和“厚粥”之分,“薄粥”又俗称“稀粥”、“鲜粥”,民间谜语“吹过去一条巷,吸过来一条浪,苍蝇跌落打乒砰”,谜底即此。“厚粥”亦称“流粥”,偶有俚称“杰头粥”。 大米粥的制作方法简单,各地差不多,无非米少水多,入锅熬烂即成。大米干饭的制作方法多种,主要有煲饭、焖饭、饭甑饭、钵仔饭等。煲饭是普通人家最常用的方法,把米洗净置饭煲中,加入相当分量的水,煲沸至米将熟透,揭盖用勺子舀起多余的浆水(俗称“饮”),再上盖用文火煲至熟透。也有一种水分恰好而不用舀“饮”程序的。至于如今广为大众人家所用的电饭煲、高压锅等煲饭,实质上是煲饭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 如若多人吃饭,一般饭煲煲不下,则用大锅来煮,称为“焖饭”。大锅焖饭很讲技巧,其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沸了数沸后即行釜底抽薪,让余火与饭熟同步。此时火若太甚则容易“焦锅”且“夹生”,火若过弱则饭不能熟透。1958年兴公共食堂,由于用餐者众,故多用大锅焖饭,后来使用频率颇高的用以贬讥“绝对平均主义、有份”的“大锅饭”一词,源出于此。 将米浸透倒入桶形饭甑,置锅中隔水蒸熟,称为饭甑蒸饭法,此法能确保米饭均匀熟透而无焦饭,常用于乡间酒席或酿酒蒸饭。钵仔饭是用陶瓷钵子或搪瓷钵子盛米加水,垒置蒸笼或方形蒸饭框中隔水蒸熟,方便分份取食,多见于学校、公共食堂或某些客家餐馆。 饭、粥之外,以稻米为原料进行加工的食品种类繁多,如各种糕点、茶果粄、擂茶、黄酒等。其中客家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做法独特,大致如下:将糯米放入水缸中浸透,捞起沥干,倒入饭甑里蒸熟成饭。将饭分批倒在簸箕上摊开,待温度降至20℃左右(可拨沥些清凉水),撒入酒饼(一种发酵的酵母,用米糠、中药细辛等制成)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放进酿酒缸中,饭糟中预留一小井,盖好缸盖,将缸置禾草篓中发酵酝酿。一昼夜后,可启盖闻闻,主要是辨别酒饼的效用,如有明显酒香,可知酒饼有效,如无酒味,酒饼失效。三四天后,揭开缸盖,浓香四溢,小井中已有从酒糟中泌出来的清澈酒液,谓之酒娘。如果是大冷天气则需十来天才能见到酒娘。客家黄酒用于飨客、馈赠、滋补、调料、祭祀等。其酒味芬香醇和,甘甜隽永,有滋补健身、和血行气、御寒壮神、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之效。客家人在年节或宴会上,都喜欢饮甘醇的黄酒。客家黄酒炒鸡是客家食谱中一道久负盛名的美味佳肴,甚补,早年只有坐月子的产妇才有此口福,现在龙岗客家的普通家庭或客家餐厅,都可随时吃到这种美味的黄酒鸡。 民间有“半年薯芋半年粮”的谚语,在龙岗早些年,番薯是仅次于稻米的主要食粮。番薯食法多种,一是即蒸即煮即烤即吃;二是切片或剁碎晒干为白片子和薯末子;三是蒸熟晒干为番薯干;四是擦丝晒干为番薯丝;五是置细沙中加热烤酥为炒薯片;六是加工为薯粉。番薯除作为客家人的主食之一和食品工业的淀粉外,还是制造酒精的原料。番薯藤还是养猪喂牛的好饲料。 三、住屋 龙岗客家住屋独具风格。从房屋结构布局形式看,可分为围屋和齐头屋。围屋是客家居屋文化的典型产物,积淀着客家人的家族理念、团结自立理念、防卫理念等传统意识。围屋有小型围屋和大型围屋之分,其规模的形成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见以小型围屋为主。关于龙岗客家围屋的分布和特点等,将有专文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独立意识不断强化,围屋形式也就不断变化,最后出现以齐头屋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单家园屋”。 围屋形式的弱化导致了齐头屋的增加,反过来齐头屋的增加又加速了围屋的解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稳定,人们的个性价值越来越被承认,独立意识增强,家庭越变越小,都渴求在围屋之外建造自己的“正堂屋”,使之成为自家的独立天地,于是齐头屋应运涌现。齐头屋呈简单矩形,一般长8至10米,宽3.75至4.25米(即俗称屋宽13坑瓦或15坑瓦的尺寸)。前半部是厅,后半部为寝室,两间一体或三间一体的则开侧门贯通,有的门前建一个矮墙圈定的门坪。房屋基本为两层,安装木制阶梯(俗称斗梯)供上落,或以简易木梯上落。如果以一栋二间双层的齐头屋计,可有厅1个,寝室或其它储物室6个,厨房1个,门前有门坪,这对四五口之家来说是很宽敞舒适的住所。另在侧边或近处建一小型草屋和鸡舍(建国后至70年代末,农村牛栏、碾米间等皆由村上公家建造,居家可不用考虑),就更心满意足。 龙岗传统民居的建筑,正如地方志所云:“房屋多土墙,但蔽风雨,尚黝垩砌以砖石。”②80年代以前的农村房舍几乎全是瓦房,墙体以毛石砌筑,用三合土(由沙、黄泥、石灰拌成,俗称灰沙)砌结批荡。亦有以灰沙直接夯成墙体(俗称舂墙)或以灰沙砖砌筑,完全用红砖青砖砌筑的极少。屋顶以杉木作梁作桁,以杉木片条作桷,条件差的有用松木杂木为之。桁桷之上用瓦覆盖,大瓦仰面成坑,小瓦伏聚成垄,坑中有6至8片玻璃瓦以供光,俗称“明瓦”。因大瓦通用宽度为鲁班尺7寸(相当于25厘米),故裁定地基时通常以坑计,常见的是13坑或15坑(不设双数的)。 龙岗地区临海,特别是南澳、大鹏、葵涌三镇地处海边,每年夏秋间常遭受南海强台风吹袭,因此民宅建筑中,结构牢靠,墙体坚固,瓦盖结实,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无法抵御台风来时的暴风骤雨。以毛石、泥砖为主砌墙的地区,建房时须挖近米深墙沟;用石块砌筑山墙,其高度至少至棚底;墙上部若用泥砖砌筑,墙体必须抹上灰沙浆,否则经不住风雨荡涤。瓦盖上的栋顶、飞翼和瓦坑口都必须封筑严实,瓦片拢放实在。为防急雨吹进屋内,有条件的盖套瓦或双重瓦。 80年代以后,传统的房舍结构被淘汰,农村的房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初期盛行“两层半”,即完整的两层再加建楼棚上一个楼梯出入口。红砖墙,铁门窗,钢筋混凝土棚面,外墙批荡水刷石(俗称石米),厨房、卫生间内贴瓷片。这种小楼房一举突破传统房舍的千古水平,实现了光、通风、水电、卫生和抵御强台风诸方面质的飞跃。进入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民宅都是成片成片的新式楼宇,高4至6层,墙贴马赛克或釉面瓷块,铝合金窗框,豪华门。屋内设计高雅,一般人家均有厅、套房寝室、书房、储物间等,居住起来十分舒适。旧式瓦房已成古董。 四、行路 直至20世纪初叶,龙岗地区依然是交通十分闭塞的地方,即使像龙岗圩、坪山圩、王母圩这些较大的居民点商业点之间,也只是羊肠小道相连,一般的小村落之间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许多被治吏美誉为“利及行人”的善举③,也不过是架筑小桥,拓出石级山路之类。那时候人们外出唯靠步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流通完全靠人力挑夫挑运(俗称担脚)。 至30年代初,葵涌人彭东海修筑了淡水至平湖、龙岗至深圳的公路,公路所到之处,给龙岗地区沿途村落居民带来行路商旅之便。由于有了公路,自行车(俗称单车)陆续出现。 龙岗东部临海,海边居民有购置帆船的。帆船在沿海居民互相往来及沟通惠阳、盐田、香港之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后,龙岗、布吉、坪山一带首先兴起自行车代步及运物。70年代后期,大多数村落都有机耕路相通,自行车迅速在全地区普及,公务员上班,学生上学,人们走亲探戚,投圩赶集,甚至迎亲,均使用自行车。除部分年老妇人外,小学生以上人群均会踩自行车。 从80年代起,摩托车(又俗称电单车)逐渐时兴,用摩托车代步载物,既快捷又省脚踏之劳,故青壮年以拥有一部摩托车为乐。之后轻便摩托车(俗称绵羊仔)风行,尤受女士青睐,一时间车主甚众。至此,民间代步工具形成了自行车、摩托车、绵羊仔并驾齐驱的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千年交替之际,私家车已开始进入龙岗居民百姓家了。私家车车型一般为国产小轿车。据2001年上半年传媒信息可知,龙岗地区私家车拥有率已近二成。以轿车代步,风雨无阻,来去快捷,舒适潇洒,真可谓“独领风骚走在前”了。
彭于晏的简历
彭于晏(Eddie Peng),1982年3月24日出生于台湾澎湖,加拿大华裔,男演员、歌手。彭于晏曾出演过《爱情白皮书》《仙剑奇侠传》《我在垦丁天气晴》等电视剧。他出演的《近在咫尺》入围第二届澳门国际**节最佳男主角,《翻滚吧!阿信》入围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激战》入围第5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近年来,彭于晏出演了《翻滚吧!阿信》《太极》《寒战》《激战》等影片,逐渐从偶像派转型为实力派男星。快速导航参演电视剧参演**获奖记录音乐作品名人微博相关内容索引中文名彭于晏外文名Eddie Peng国籍加拿大民族汉族星座白羊座血型AB型身高182cm体重70kg出生地台湾澎湖出生日期1982年3月24日职业演员、歌手毕业院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州立大学代表作品:翻滚吧!阿信、分手合约、激战?歌曲:非爱不可、转角的夏天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语言国语、英语、手语
阴那山和灵光寺门票是多少钱
阴那山和灵光寺门票价格:那阴山:40元;灵光寺:5元
阴那山和灵光寺分别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米。天气好的时候在山顶可以看到潮州和梅州。
山麓的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该寺依山而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寺内有“三绝”,一绝是“生死柏”,寺前两株1100多年树龄的柏树中,一株已枯死300多年,却没有腐烂,仍然挺立,与另一株枝繁叶茂的生柏并肩而立;二绝是“菠萝顶”,寺的大殿殿顶是用1000多块长方木拼成的螺旋型藻井,有自动抽烟功能,在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是北京天坛);三绝是大殿后面绿树繁茂,而大殿屋顶上却从来没有落叶,原因还是个谜。
客家人为什么要戴那种奇怪的黑帽子?
县客家人的衣着穿戴,包括衣服、鞋、帽、裙、帕、首饰和雨具等项。古时衣着为汉唐服制遗风,比较古朴、大方,偏宽偏长,色偏深,多黑、蓝、灰色,只有夏季用苎麻纺织的白布,富家用白绸缎,直至清未仍大体如此。兹分别略述如下:衣服 平时一船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服袖子宽长,袖口宽一尺左右。男装另一式是“长衫”,俗称“四围齐”,长度以能遮盖“脚眼仁”为准,此衫作礼服用,讲究的外加穿“马褂”,配上小官帽(俗称“榄豉帽”),在年节或作客时才穿,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腰是用较软的布做的,穿时用纱织布带(俗称“裤头带”)扎紧,或干脆不用布带,将裤头较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裤管(俗称“裤脚”)宽1尺8至2尺,一个裤筒穿两条腿也还很宽,如果裁去一截,就象当今流行的时装“裙裤”。
旧时,一船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内衣,则一船都穿,俗称“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两式,比外衣狭窄,讲究穿着内衣、内裤是近代以后的事。
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布,苎麻布(俗称“夏布”),冬天用厚布。冬春御寒之衣服则统称“寒衣”,一般有“夹袄”,(即双重厚布制成的外衣)、“棉袄”(棉衣)、“棉背褡”、羊毛衫,富裕人家多有皮袄。下套穿棉制“马裤”,“马裤”样式古怪,只做两条“腿”,左右各一,互不相联,无裤腰,穿时左右腿各穿一条,上边有一布条,将布带结扎在裤头上即可。
成人衣服大抵如此,其色泽多偏黑、蓝、灰色。布是自己用棉花、苎麻纺织的,俗称“家机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染漂而成各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莨”、“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木熬水染色的。
小孩至三、四岁穿的衣服,多不用钮扣,只用布带扎紧,上身为襟式,下身为“开裆裤”。一般要在六、七岁入学前,才制着成人式衣服。富豪之家则穿绫罗绸缎。明清二朝间,在梅州地方出产有“程乡茧”丝绸布,后来,由于四川天府绸布(俗称“府绸”)打进来,“程乡茧”便衰落了,至清未即已停产。近代以后,由于受西方机织布冲击,不但衣着用布逐渐改进、服式也随之改装。男装先多穿正襟、七钮、四代的“唐装”。接着就有“中山装”、“西装”;女装也逐渐由偏宽偏长改为窄而短,也有穿正襟式,时髦者穿“旗袍”(满族女装)。青年男女则多穿“夏威夷”式。近40年来,受国内外服饰的交流影响,客家人的衣着亦随“大流”,带有原来特色的东西虽多已不复存在,但仍各有偏重,如:中老年男人多穿中山装;中青年妇女多穿正襟男式服;七、八十年代中青年则崇尚西装、时装、女的穿裙,还有穿“旗袍”者。
鞋、帽、裙、帕。旧时,客家人(尤其是农民)不甚讲究鞋帽等物,露头、赤足,照样干活和出圩入市,但逢年过节或出门作客,则很注意衣着穿戴的完整。鞋,旧时,一般人只有布鞋、草鞋,惟富者才冬天有棉鞋,而皮鞋则是近代以后才有的。
布鞋都是自制的。男式叫“阿公鞋”,女式叫“阿婆鞋”,布底(用旧布糊成几十层的“布泊”),布面(普通人家用“家机布”,有的有钱人家用绸缎),鞋面颜色多为黑色。鞋式是宽口船型,不用鞋带,俗称“懒人鞋”。这种鞋今天仍然流行,市场有售,只是已换成胶底或塑料底,用机器制成,旧时,女装鞋还有“绣花鞋”,用绸缎或绒布为面,鞋面绣花或鞋头部镶花。多为富家仕女穿着。 草鞋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稻草纺织的(俗称“秆草鞋”),用麻绳为“经”、草索为纬,编成“脚底形”。前头两边及后边“鞋跟”用绳带串起即穿着,制作经济简便,一面穿旧了还可以“反底”再穿。这是劳动用鞋,几天穿一双,另一种鞋是“布泊”底(后来改用“车轮胶底”前头一个“鞋鼻”,左右各两个布“耳”,后边“ 布跟”(俗称“鞋”)都留有“眼”,用苎索扎好后,用布带串起,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旧时,多为劳动,挑担、走路时穿着。这种草鞋比“秆草鞋”耐穿。客家妇女大多都会制作。现在,上述两种草鞋都已绝迹。被胶鞋、皮鞋所代替,穿胶鞋是近代才兴起的,开始均是南洋进口的“力士鞋”,后来有“回力鞋”、“球鞋”等。皮鞋是更后才兴起。这与全国各地差不多。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着,多为富裕人家才有,有钱人或有官职的人还穿“靴”(俗称“官鞋”)。与古装戏里的靴一个样式。
穿鞋,除草鞋外,都须穿袜。古时有布袜、线纱袜两种。穿丝袜,尼龙袜是现代的事。冬天,有的老人穿羊毛袜。帽,客家人一般对帽子不太讲究,平常戴者少,这可能与南方天气温暖,空气清爽,少风沙有关。旧时,男的有“小官帽”(榄豉帽)、“风帽”、蒙面式“夜帽”,后来有南洋进口的“狗毡帽”(西洋礼帽)。“太阳帽”(硬壳礼帽);女的有“布帽”,用绒布制成),羊毛帽,也有人戴“风帽”;小孩(幼儿 )布帽是圆圈形。前面是头形(或称“猫头形”)有布绊套在颏下,也有讲线纱织成布袋形,一头结扎成“花”。近几十年来,除小孩、幼儿帽仍基本保留旧式外,老、中青年的帽子几乎全部换了式样,而且区别不大。老年人多戴棉帽、绒帽、风帽,甚至皮帽;中青年人多戴陆军帽,时装风帽,而且男女无大区别。 裙,客家裙两种,一种是旧时妇女穿的,作为“衣着”的“百褶裙”,布质、很长(齐脚眼),后来越穿越短,只齐膝下,“五四”后定为“学生裙”,至今仍流行。有些变成了露膝的“超短裙”,只有年轻姑娘穿。衣裙还有一式“连衣裙”上衣、裙联在一起,背后开半襟,装钮扣。这种裙过去多为少年、儿童穿着,后来青年妇女也穿。这两种衣裙本是旧时流传的,因近几十年来几乎绝迹,一“翻新”,人们把它当作“时装”,就像穿“旗袍”当作“时装”一样。 另有一种裙,客家人叫“裙子”、“围裙”,是指“围身裙”。这种“裙子”是妇女用的,按各人胸围尺寸,用布制成。上端呈梯形,下边长方形。上钉一钮绊,扣在上衣头钮上,裙左右各钉上一条特制的“裙带”(带端有纱缨)扎在背上,把上身围紧。所以叫“围身裙”。裙边上用其他颜色的布缝一寸宽的边、配着衣服穿,甚好看。“围身裙”的作用有多种:一是装饰;二是可遮盖上衣,以免弄脏,亦可起束胸作用;三是可作“头帕”,包扎在头上,当帽子用;四是可作手巾包东西。过去,在客家地区,每个妇女都有一二条裙子。梅县西阳、白宫一带妇女的裙子特别讲究,一律用蓝布、镶白边,做工精致,当作头帕扎起时,就似一顶特制的帽子,很好看。 帕,亦有两种,一种是手巾(汗巾),客家人称为“手帕”,这是每人都随身携带的,至今如此。另一种帕是指妇女用的“头巾”俗称“东头帕”(即包头布)。旧时,客家妇女都用,近四五十年较少,但兴宁、五华、龙川等地较年老的客家妇女仍然使用。这种“头帕”不像“裙子”,不钉带子,只用方形布一块包扎在头或只包结在发髻上。 首饰 旧时妇女用物较讲究、多样,主要是头上饰物,古时妇女梳“高髻”、饰物一般有簪子、毛锸、耳扒,富家妇女还有簪花。一般妇女都戴耳环或耳塞、戴手镯。手镯有纽丝手镯、龙头手镯、蒜芎手镯,多银质,富裕人家有金质的,还有玉石手镯。戴戒指则男女都有,一般都戴金戒指。项链较少人戴,有的也多放在箱里,平时少戴在身上。小孩子普遍要戴银手镯、银脚镯,镯圈上串几个小响铃,便于循铃声而找到孩子。
随着妇女发式的改变,用首饰的逐渐少了。清末民初,客家妇女由梳“高髻”改为梳“盘龙”(俗称“圆头”),梳妆简便多了,只把辫子纽起盘结在后脑,像龙盘起扎紧,插上一支“毛锸”就行了。其他饰物也就省去了。后来又改妆,妇女多剪短发,不必梳头,头饰就全免了。手镯、戒指也少人戴,但还要戴耳环或穿耳塞。
雨具 客家人的雨具,主要是雨伞、竹笠、凉帽、草帽、蓑衣、雨衣。
雨伞。俗称“遮子”,有纸伞和布伞两种。纸伞,用竹为架,用纱纸蒙顶,用桐油漆,一律长柄。布伞,用铁木(或纯用铁)“结构用布蒙顶,有长柄、短柄两种。旧时多用纸伞,近代全被布伞取代。近十多年来又大多使用尼龙布面的雨伞,还有自动伞、折骨伞等。
竹笠。旧时各地多是圆形尖顶式,民国后有圆形圆顶式,开始称为“童军笠”,后称“学生笠”,至今流行。 凉帽,有两种,一种是用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周围用布条缝挂,戴在头上露出发髻、发髻上用毛锸或竹片横插、使帽稳定。另一种是在竹笠周围缝挂布条。布多是疏纹的,以便通风。广州郊区流行的篾织圆圈式凉帽,与过去兴梅妇女戴的凉帽相同,因为他们多是古嘉应州(今梅州)迁移去的;闽西南客家妇女戴的多是竹笠加布条式的凉帽。在梅州市各县,反而早已没人戴凉帽了。
草帽。是用麦秆编织的圆顶竹笠形的帽子,故称草帽。主要用来晴天遮太阳,下雨天不适用,被雨淋后的草帽易发霉。这种草帽至今仍流行。
蓑衣。有两种,一种是用棕毛编制的,披在背上,既能挡风雨又很暖和;另一种用山上的箬竹编制,优点是较轻便,但不如棕蓑衣耐用、暖和
://baike.baidu/view/6344.htm